什么是拓展訓練的時代性和繼承性?
發布時間:2017-06-29
作者:xinyue
點擊:
什么是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這種訓練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攻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戰爭結束后,許多人認為這種訓練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各類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拓展訓練強調的是一種體驗,是一種由內至外的自我教育。“你本不是天生的王子或公主,但你卻一下子就習慣,并喜歡上坐在明亮、恒溫的辦公室;出差時享受著星級酒店的豪華和舒適。你志得意滿,無所畏懼,卻未曾想在自己設置的障礙前裹足不前。如果你沒有拖鞋就不會在晚上走路,如果你沒有只屬于自己的干凈臉盆就不會洗臉,如果你和三人以上同居一室就不能睡覺,如果你沒有空調就不知道該穿幾件衣服,對不起,那你真得需要去拓展一下自己了,因為你作繭自縛卻渾然不知。人生路上有些東西是必備的,但你卻搞不清楚應該是什么。你要去的是一所學校,是一個軍營,但肯定不是你早已習慣的酒店。”這是一位企業培訓業內人士的經驗之談。
風靡全球50年的拓展訓練,自1995年走進中國。短短幾年的不斷發展,倍受推崇,逐漸被列入國家機關、外資企業和其他現代化企業的日常培訓日程。拓展訓練在中國已經逐漸被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所認可,已經被很多大公司、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作為常規培訓內容列入了日常培訓計劃。而且在中國的西北部等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成上升趨勢。
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和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相輔相承的體驗式教育模式。訓練內容已經涉及現代企業管理的各個領域,將各種深奧的管理理念和理論,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身體的磨礪等親身感受方式予以表述和體現,通過培訓師的導引和講解,讓參訓人員在解決問題、面對挑戰的過程中達到“磨練意志、開發潛能、熔煉團隊、完善人格”的目的。
現代意義上的拓展訓練已經和管理培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已經完全突破了起初狹義的拓展訓練的概念和范圍。
拓展訓練
現代企業面臨的競爭和壓力,對從業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和明確的職業規范外,還需特別健康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敢于進取、冒險、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隊意識及組織協調能力,而這些都需要從實踐中,或從強化培訓中培養。由于體驗式訓練適應了時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質和回歸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萬的人趨之若鶩,成為素質教育的新時尚。
總體說來,中國體驗式培訓市場還是前景光明的。畢竟,經濟越發達,要求人的素質越高,而日益激烈的競爭也使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員工的培訓,體驗式培訓寓教于樂的形式和長久的效果保持率是其迅速發展的重要保證,而根據需求度身定制課程的服務更讓培訓公司有了爭取市場的利器。面對說多大都不為過的體驗式培訓市場,在國內的體驗培訓公司有理由微笑,但如果不小心翼翼地維護它,最后被客戶和市場所拋棄,那就哭也來不及了。希望這一天不要到來,畢竟,客戶是理性的,而大多數培訓公司也是理性的。
北京三力拓展訓練公司,傳承經典拓展項目,結合目前市場發展動向,以全方位的服務和完善齊全的拓展培訓基地,受到企事業單位的一致好評。
拓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拓展訓練的課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場地三類課程組成。
水上課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等;
野外課程包括:遠足露營、登山、攀巖、野外定向、傘翼滑翔、戶外生存技能等;
場地課程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上,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開展各種團隊組合課程及攀巖、跳越等心理訓練活動。
上一篇:拓展培訓簡介
下一篇:拓展訓練之團隊精神格言